铝价难有方向
发布时间:2012-11-14 新闻来源:一览铝业英才网
很长时间以来,铝价特别是国内铝价陷入一种没有明确方向的震荡行情中,而且价格偏低。外盘铝价格涨跌幅度大一些,长期的震荡走低行情中震荡成为主要的表现,跌幅有限;国内沪铝期货更表现为长时间的横盘震荡,偶尔的涨跌往往很快结束。9月上旬受各国政策利好影响而出现的上涨使市场浮想联翩,但也很快结束。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铝供给充裕,而需求不是非常理想。但是铝价基本在生产成本之下运行,这也使铝价下跌困难,长期的横盘震荡行情得以形成。
供应过剩。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铝供应过剩。在2004至2008年铝价高涨时,国际上传统的铝生产企业如美铝、力拓加铝、海德鲁等加大投资建厂力度,新兴市场上中国、中东地区的铝行业也加大投资力度,俄铝也在不断的整合之后进入市场,国际市场铝产能迅速扩张。到2008年国际铝产量达到4000万吨,产能在4500万~5000万吨以上。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它使国际铝需求减少,但是铝投资所形成的产能仍在进入市场,特别是中国和中东地区,不断形成新的产能。产能的扩张、产量的提高和需求的疲弱已使铝价走低。国际铝企业认识到铝价低迷将影响企业利润,倡议减产。国际企业也真实的实现了减产,美铝、俄铝减产幅度都很大,总减产量在百万吨以上。但是中国铝企业减产幅度很小,而且新增产能很大,使世界铝供应依然偏宽松。对这一现象国际铝企业认为很不公平,海德鲁总裁Svein Richard Brantzaeg最近就表示,尽管铝价不高,且供应充足,但是海德鲁并不计划进一步削减产能。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但是中国并没有响应业界号召减产,而西方生产商包括海德鲁在内,都站在减产的前沿。
中国铝产能过剩的问题尤为严重。中国铝产能在不断扩张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西部地区铝产业的兴起。据估计仅新疆地区新增的、在建的电解铝产能就在700万吨以上。而国内仍有企业在计划新的产能。同时中国铝企业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很少停产或减产,很多企业即使亏损也要在考虑到社会责任、市场保持等原因而继续生产。这样在庞大的产能的作用下,中国铝产量一直保持高位。5~8月我国原铝产量分别为168.3万、168.5万、167.3万和175万吨,同比增长在6%~10%之间。其中8月铝产量环比增加近8万吨,主要是因为新疆铝产能释放,当月新疆铝产量10.42万吨,较上月的6.2万吨提高4万多吨。
需求不振。国际市场上铝的需求不振主要体现在中国,LME铝库存居高不下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中国铝市场由于内需与出口双双下降而需求相当疲弱。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订单的减少,国内铝终端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企业甚至停产。因此他们在铝锭市场上往往按需采购,非常谨慎。中国是国际铝市场的主要部分,生产大约全球40%以上的铝,中国需求的下降对全球铝市场形成压力。铝需求不振也表现在LME铝库存上,LME铝库存最近再次上升至5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全球1个半月的消费量。如此之多的铝以库存形式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是金融机构操作的结果,但也是铝需求不振的重要表现。
但是铝供过于求的现象渐渐地表现出地域性的特征。在北美、北欧以及日本,现货铝的供给相对于需求已稍有不足。这表现在当地的高现货升水上。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地区四季度升水上涨至每吨253~255美元,三季度升水为每吨200~210美元,日本国内一位业界高级官员称,日本买家所支付的是创历史高位的升水。欧洲地区完税原铝升水每吨270~290美元,接近300美元/吨;北美铝坯现货升水达每磅12.5美分至13.5美分的历史高位。这些地区铝升水的提高有其自身原因,一是供应当地铝的国际铝企减产后供应量减少;二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铝进入这些市场变得困难了。
总的来看,国际铝市场铝的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以宽松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铝市场中国供给宽松、中东铝供给增加。而需求方面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出现经济情况大幅变好的迹象,铝价很难走出大级别的行情,震荡横盘将是主要的特征,特别是国内铝价大幅涨跌的可能性更小。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